安徽宏志建設工程有限責任公司
電話:0551-65521938/65666023
傳真:0551-65521938
郵箱:ahhz168@163.com
地址:安徽省合肥市廬陽區濉溪路287號
財富廣場C座25層
前不久,聽一位領導講過這樣一句話:“現在很多事故是等出來的。事前視而不見,事后教訓總結得一套套,這很危險!”此言實在令人深省。
據有關建筑業重大傷亡事故情況的通報,今年10月份以來,全國共發生了3人以上重大事故16起,死亡59人。其中,有些事故違法分包,肢解分包,違章作業,野蠻施工等;但也有“等”的思維方式導致的:這個不歸我管,我操這個閑心干啥?
蘇軾在《錯論》有言:“坐觀其變而不為之所,則恐至于不可救。”從哲學上講,事故是事物內部矛盾運動的結果,防范各類事故的發生,很大程度上是要通過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,運用規律與矛盾,防早、防小、防嚴,真正做到消患于未萌。
確保安全是個系統工程,涉及到人、環境、制度、管理等諸多因素,只有人人負起責來,不忽視每一個細微環節,不放過每一個細小的漏洞,不留任何一個死角,才能使各類事故防患于未然。如果抱著一種“不歸我管,不操閑心”的心態,那么類似事故的再發生在所難免,有些安全領域的問題,如果出了“萬一”就沒有“一萬”。
等出來的事故,背后是一些人責任心的缺失,不想做事,不愿擔責,整天無精打采,敷衍了事,眼睜睜地看著甚至坐等出事,干事創業的責任收連“炸雷都打不醒”。
究其原因,大凡有幾種心態:一是明哲保身,狹窄地理解職責邊界,認為只要不是自己分管的事情,就一毛錢關系也沒有,出了事也追責不到自己的頭上;多一事不如少一事,認為管事越多出事越多、風險越多,弄不好還會被人誤解為出風頭,搶功勞,不做事對自己才是最大的安全;三是不貪就是好官,把守規矩和干事創業對立起來,干脆“不吃、不拿、也不干了,”至于干與不干,干多干少,是無關緊要的。
解決“坐等心態”,需要綜合施策,標本兼治,其中最重要的是解決精神境界的問題。一個人能夠“干時看得出,關鍵時刻站得出,危難關頭豁得出,”重要在于不斷錘煉自己的思想品德,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。因此,員工、中層管理人員不僅要始終進入壯態,在其位,謀其政,種好自己的“一畝三分地,”而且要有抱負,敢擔當,關注那些與自己看似沒有直接關系都與公司、員工、親戚相關的事情。
平時做為管理者本人要不斷加強思想修煉,公司在人才的培養教育,配備使用,評優獎勵等方面,把握好“標桿”與“底線”的關系,真正把握正確的導向。唯有如此,才能讓哪些“等”的管理者等不下去,讓“干”的人能夠干得上來。
古人說:“以天下之目視,則無不見也;以天下之耳聽,則無不聞也;以天下之心慮,則無不知也。”“不操這個閑心”者,也當有此境界。